芭儿文章网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范文大全 >

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《聚落》教案设计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22 10:33:23    

《第三章 第三节世界的聚落》教学设计



【设计理念】

1.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。

2.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为方式,学生集体探讨完成相关的主题,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。

3.以学生的兴趣出发,提高学生的参与度。

【教材分析】

聚落文化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“学习生活中的地理”,和“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”,学习内容为“乡村与城市”、“聚落与环境”和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”。“聚落”这个词学生比较陌生,但是通过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知道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异;“聚落与环境”是重点和难点,理解“聚落与环境”的关系,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,受环境和社会生活影响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差异;以及保护传统据聚落的意义。

【学情分析】

初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和世界人口的分布,为聚落的学习打下基础。但是如何从图片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,及分析归纳问题能力比较薄弱,需要老师适当启发与引导。

【课标要求及教学目标】

【课标要求】

1.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。

2.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。

3.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.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:

通过展示大量图片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通过学生活动,体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实用性,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的地理,树立聚落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。

2.知识与能力:

知道城市与乡村景观差异、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,树立保护传统聚落的观念

3.过程与方法:

设计三个活动,通过小组合作探究,让学生说出城市与乡村景观差异,通过合作学习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;通过小辩论会,在辩论中树立学生保护好传统聚落,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。

【教学思路】以学生为主体,重点突出聚落与环境的密切联系,树立正确人地关系.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 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

【教学方法】 小组合作探究

【教学过程】


【教学反思】

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:一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,设计三个活动:活动一和活动二都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,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群体协作,又使学生个体的主动性、创造性也得发挥。活动三设计小辩论会,通过小辩论,组织学生辩论。既营造活跃、积极的课堂气氛,又在辩论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。二、本节课注重生活中的地理资料的运用,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,所以孩子们学习起来很亲切,也很实用。

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“小辩论”这个活动环节,本意是突出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辩证思维,让学生在辩论中越辩论越清晰,但是由于给与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,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就缺失了。所以效果就大打折扣。如果按照课程标准,设计成2课时,第2课时进行辩论,那么学生准备资料就更充分,参与率也高,也许会让更多学生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。

相关文章